Sariputta | Suttapitaka | 羌培耶本生經 Sariputta

羌培耶本生經

Campeyyajātaka (Ja 506)

[菩薩═龍王]
序分 此本生譚 1 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布薩會所作之談話。爾時佛言:「優婆
塞等!守布薩會者為宜,昔之賢者捨龍之榮譽守布薩會。」佛應彼等之請,為說過去
之事。
主分 昔日鴦伽國之鴦伽王,摩揭陀國之摩揭陀王各自治國時,在鴦伽與摩揭
陀兩國之間有一河名瞻波,彼處為龍王之住處,為羌培耶龍王所支配。某時摩揭陀
王攻取鴦伽國,某時鴦伽王攻取摩揭陀國。某日摩揭陀王與鴦伽王戰爭,王敗戰乘
馬而逃,為鴦伽王之兵士追趕至氾濫之瞻波河邊,王思:「於其死於敵手,不如入何
而死為宜。」於是與馬共同入河。爾時羌培耶龍王建造一寶石之珍亭,受大群水族圍
繞而享欲,馬與王皆沉於水中,降至龍王之前。龍王見充分著飾之王,心生愛慕,
由座起立云:「大王勿恐。」使王坐於自己之長椅,尋問沉水之緣由。王語一切,於
是彼慰王曰:「大王勿恐,予使王為兩國之支配者,七日間得大榮譽。」至第七日摩
揭陀王與龍王離龍王住處,彼依龍王之威力,捕獲鴦伽王奪其生命,行兩國之政治。

455 自此以後王與龍王親密加深,王每年於瞻波河畔為造珍寶之亭,大出費用,向龍王
捧獻供物。龍王由大群水族圍繞由龍之住處出來受取供物,大眾眺望龍王之幸福。
爾時菩薩生於貧困之家庭,為王之從者與王同往河岸,見龍王之幸福而起欲望。
彼為 2 布施守戒,於羌培耶龍王死後第七日死去,再生於龍宮王之室床上。彼之身
體特別偉大,如同素馨樹之花冠,彼見而後悔:「予為善業之結果,當生六天欲界最
高天(他化自在天),恰如儲藏室中配置之穀物,皆須依予而得,然今予再生此獸類
之胎,生命有何必要?」彼起心思欲死去。爾時有一名蘇摩娜之龍童女見彼自思:「此
乃有大威力帝釋之再生。」指示其龍童女等,手執種種樂器前來吹奏供養,使彼龍之
第十五篇 九一
--------------------------------------------------------------------------
小部經典十三 九二
住處如同帝釋之住處。於是彼捨棄死之觀念,廢棄蛇身,一切莊嚴莊飾,坐於床上。
由此以來,彼之名聲漸高,彼於是治理龍國,後又悔恨自思:「生為獸類,又有何益?
應為守布薩會,可自由往人間界,會得真理,以為滅苦之道。」於是於宮殿中為布薩
會,然盛裝之龍童女來彼之近前,使彼破戒,彼於其後遂離宮殿前往園中,然彼等
跟隨前往,於是布薩破壞。彼思:「今後予離龍之住處,前往人間世界,正守布薩會

456 道。」爾後於布薩日,彼離龍之住處,至某邊境之村,於大道傍坐於某蟻穴之頂曰:
「有欲予之皮者可來取之;欲使予為蛇藝者,予將為之。」彼以身體為無條件之施物
而不顧,彼盤捲而坐,守布薩會。
大道往來之人見彼,皆以香花等物供養而過;邊境之村人云:「龍王有大威力。」
於彼之座位上建小屋,一面撒沙、供養香等。爾後以來,人人信仰摩訶薩予以供養,
求願子女。摩訶薩於半月之第十四日第十五日行布薩會,坐於蟻穴之頂,而於半月
之第一日則歸於龍之住處,如此為布薩經過相當之時日。某日龍王妃蘇摩娜云:「大
王!汝往人間世界行布薩而住,人間世界充滿恐怖,甚是危險。若汝發生危險有恐
怖時,我等依如何之前兆能得知耶?試請告我。」於是摩訶薩伴妃往吉祥蓮池之岸
云:吾愛!若有人打我受困,則蓮池之水混濁;若我為金翅鳥 3 所捕,則水涸竭;
若我為弄蛇者所捕,則水成血色。」彼語彼女如是之三前兆 4,為行第十四日之布薩,
龍由龍之住處出往其處,坐於蟻穴之頂,身體之光輝,照耀蟻穴。彼之身體如銀蠅
之白,頭如赤羊毛之球。菩薩於此生之身體,如鋤柄之大小;於槃達龍王之一生 5,
則如人腿之大小;而於護蠅龍王之一生 6,則如獨木舟之大小。
於此當時,於波羅奈住一童子往得叉尸羅,在有名阿闍梨之側,修學有關以五

457 根為對象之咒文。彼於歸國途中見摩訶薩,彼思:「捕得此蛇於村、市、都中現藝,
可得無數之財產。」以持有魔力之藥品,誦魔法之咒文,行近彼前。摩訶薩聽聞魔法
咒文時,耳中如投入木片燃燒之感,頭如為劍尖粉碎之痛,彼思:「彼究為何人?」
於槃捲之中舉頭觀望,彼見弄蛇童子,彼思:「予之毒強烈,若予發怒,射出鼻風,
則彼之身體如一握之穀殼而破碎,然爾時予則破戒,予不能為。」彼閉目納頭於盤捲
之中。弄蛇之婆羅門,口中嚼藥誦念咒文,向摩訶薩之身體吐唾,依藥與咒文之威
力,唾及之處,其處即現腫物之狀;於是彼捉其尾,使之直長延伸,抑制於山羊足
杖之上橫臥,強行繫縛其微弱之頭,使摩訶薩開口,彼向口中唾藥,使之折齒,血
第十五篇 九三
--------------------------------------------------------------------------
小部經典十三 九四
滿口中。摩訶薩惟恐破戒,閉目耐此苦狀,而不觀看。彼思:「予已使龍弱。」於是
由尾開始恰如粉身碎骨施行擊打全身,然後用卷帶卷起,用磨線磨之,捉尾用布片
抽打 7。磨訶薩之全身,塗滿血污,彼忍受極大痛苦。

458 弄蛇者知彼之弱態,於是以蔓草作籠,放入其中,攜彼入於邊境之村,於大眾
中作藝。摩訶薩以青色等等色彩,變換圓形四角等形,為大小之變化,一如婆羅門
所望者跳躍,並百次千次舉起頭頂之物。大眾歡喜,與以諸多之財物,一日之中,
彼得一千金幣及價值一千之道具。最初婆羅門思欲得一千金幣之後,放彼歸去,但
繼思:「在此邊境之村,不過只得如此之財物,若能接近國王及大臣,則將更得甚多。」
彼得一如意之貨車,將道具放置車上,心情愉快乘坐其上,與多數從者往諸村市等
處使摩訶薩作藝,彼云:「吾等往波羅奈烏伽塞那王處演藝後放彼歸去。」彼以所殺
之蛙與龍王食,龍王幾度自思:「我不可殺生。」終不食之。彼又與甘旨之穀物,摩
訶薩自思:「予若食此食物,將老死於籠中。」於是終又不食。婆羅門經一月後,到
達波羅奈,於城門前之村作藝,獲得無數之財物。王呼彼至云:「汝為我等表演。」
「大王!謹遵王命,明十五日為王演藝。」王云︰「明日龍王於王庭舞蹈,可集合大眾
前來觀賞。命令擊鼓傳知,次日裝飾王庭,呼婆羅門至。彼入摩訶薩於寶籠之中,
上覆美麗之毛布,彼自己亦就坐;王由高臺而下,由大眾圍繞,坐於王座。婆羅門
引摩訶薩出籠使之跳舞,大眾不能自制,掀起數千衣服之波浪,紛紛解囊,於是七
寶如雨,降落於菩薩身上。
彼被捕以來經過一月,其間未食何物,蘇摩娜自思:「吾夫長久滯在外面,月餘

459 不見歸來,究有何事?」彼女往池邊眺望,見水為紅色,知其為弄蛇者所捕。彼女由
住處出往蟻穴附近,見摩訶薩被捕之場所及其受苦之場所,彼女悲痛,往邊境之村
尋找。彼女聞發生之事,往波羅奈立於會眾集合之王庭上空之中哭泣。王於彼入於
籠中之時云:「此究為何事耶?」於是向各處眺望,見彼女立於上空而唱第一之偈:
一 目如電光曉明星 照耀空中汝何人
汝為天女乾闥婆 我思汝非人間者
今彼等之間有問答之偈:
二 我非為天女 亦非乾闥婆
更非為人類 大王!我實為龍女
第十五篇 九五
--------------------------------------------------------------------------

小部經典十三 九六
來此有目的 為尋我夫主
三 汝心已混亂 諸根生煩惱
眼中流痛淚 汝有何失耶
龍女!緣何來此處 我問汝告我
四 大王!強而有偉力 呼彼龍與蛇
某人為生活 捕去為作藝
彼為我夫主 請解彼束縛
五 具備勇力者 如何陷敵手
龍女!汝語其理由 我等知如何
六 龍可使市為灰燼 具備如是之勇力
然龍尊重行正法 是故努力行苦行
王問:「龍於何處被捕?」於是龍女為說明唱次之偈:
七 大王!龍於十四十五日 於十字路住布薩
某人捕彼為生活 請王解放彼束縛
如是語畢,再次請求唱次之二偈:
八 寶珠飾耳環 家住依水處
一萬六千女 向汝為歸依
九 不依暴威力 我依正法求
鄉村與都會 賠償牛百頭
蛇身與解放 使彼得自由
我今求善者 速解彼束縛
爾時王唱三偈:
一○ 不依暴威力 我依正法求
鄉村與都會 賠償牛百頭
蛇身與解放 使彼得自由
今為求善者 應解彼束縛
一一 獵師!我與百尼伽 高價珠耳環
亞麻花美輝 四角長椅子
第十五篇 九七
--------------------------------------------------------------------------
小部經典十三 九八
一二 二人同等妻 牡牛百牝牛
我與此等物 8 蛇身得自由
今為求善者 應解彼束縛
於是獵師向彼云:
一三 大王!雖無多贈物 汝之言甚重
我等解束縛 蛇身得自由
今為求善者 應解彼束縛
如是云畢,摩訶薩由籠中出,龍王出後,入於花間,捨自己之身,莊嚴為童子
之形,大地如同崩裂,彼出來站立。蘇摩娜亦由上空降下,立於彼之近傍。龍王合
掌,向王敬禮而立。

462 佛為說明此事唱次之二偈:
一四 羌培耶伽龍 向王為禮云
迦尸王!我今禮敬汝 迦尸國之增益者!我今禮敬汝
我向汝合掌 能重回居所
一五 人間曾有如是云 龍蛇之言不可信
汝若向我語真實 龍王!我等願見汝居所
於是摩訶薩為使彼信而為誓言,唱次之二偈:
一六 假令風運山 日月落地上
一切河逆流 大王!我不為妄語
一七 大空裂而大洋涸 大地迴轉富者負 9
須彌山根遭破壞 大王!我終不為妄語者
彼由摩訶薩如是云時,仍不相信:

463 一八 人間曾有如是云 龍蛇之言不可信
汝若向我語真實 龍王!我等願見汝居所
王唱同一之偈謂龍王曰:「汝應感謝我所作之功德。相信汝言與否,事實之正與
不正須有決定。」王為說明,唱他之偈:
一九 汝等實可怖 具有強烈毒
汝有大偉力 迅速善發怒
第十五篇 九九
--------------------------------------------------------------------------
小部經典十三 一○○
汝由束縛中 為我所解放
我等之所作 汝等應得知
於是摩訶薩為彼不信而發誓唱偈:
二○ 如我不為善業者 可恐形相地獄煮
不得肉身之快樂 再捕入籠近死亡
於是王信彼讚歎而唱偈:
二一 汝為真實之誓語 汝不發怒無惡意
恰如夏季人捨火 願金翅鳥捨龍族
摩訶薩為王讚歎唱次之偈:
二二 恰如母對最愛子 大王!汝對龍族施哀愍
我今與我龍族共 最大奉仕為王行
王聞此欲往龍之住處,為令軍隊準備出發,唱次之偈:
二三 劍蒲闍駿 馬斑色御王車
付龍黃金飾 我往龍住所
次乃等正覺之偈:
二四 大鼓杖鼓與鑼螺 贈與烏伽塞那王
王受尊敬出發去 燦然光輝女群中
王由市中出發時,摩訶薩自己以神通力,於龍之住處作諸寶之壁,得見有門塔,
莊嚴裝飾通往龍宮之路,王與從者經通路入於龍宮,見有美麗之場所與宮殿。
佛為說明此事,唱次之偈:
二五 迦尸國之主 見此黃金殿
黃金堆砌地 蔽以琉璃板
二六 龍王身放光 光彩等太陽
身如青銅色 輝耀如電光
羌培耶住所 直如在天宮
二七 種種樹遮蔽 充滿諸色香
迦尸國王入 羌培耶之宮
二八 迦尸國之王 進入龍宮時
第十五篇 一○一
--------------------------------------------------------------------------
小部經典十三 一○二
龍女為舞蹈 齊奏天之樂

465 二九 國王心歡喜 訪問龍女群
身塗白檀香 宮中最上品
坐有支柱椅 黃金所造成
當王向此處坐時,彼等持來最上之美味,向王運送天上之食物,又與一萬六千
之女及其他從者。王與從者七日間飲食天之食物,樂天之情慾,坐幸福之席,王稱
讚摩訶薩之榮譽問曰︰「龍王!汝捨如此之幸福,於人間界坐於蟻穴之上,何故住於
布薩會耶?」彼答覆王。
為說明此是,佛言︰
三○ 國王樂向龍王語 天宮光輝如太陽
此等最勝非人界 龍王!緣何目的汝苦行?
三一 龍女圓指赤手足 金環裝飾著美依
血色優美取食物 殷勤勸進他飲食
如是最勝非人界 龍王!緣何目的汝苦行?
三二 河川平靜有鰭魚 阿達薩鳥毘達鳥
錦麟游泳天真樂 淺灘充滿美妙音
如是最勝非人界 龍王!緣何目的汝苦行?
三三 蒼鷺孔雀天白鳥 美妙鳴聲杜鵑翔
如是最勝非人界 龍王!緣何目的汝苦行?
三四 菴鷺婆羅提拉伽 閻浮樹與鬱多羅
此等諸樹花開放 尚有波吒梨樹花
如是最勝非人界 龍王!緣何目的汝苦行?
三五 到處存有汝蓮池 天之香氣常發散
如是最勝非人界 龍王!緣何目的汝苦行?
三六 非為財產非為子 大王!又非為我延壽命
予所切望人間胎 故我努力行苦行
彼如是云時,王唱次之偈︰
三七 汝有赤眼廣闊胸 刈髮與髭為莊嚴
第十五篇 一○三
--------------------------------------------------------------------------
小部經典十三 一○四
巧塗紫檀香樹料 如乾闥婆照諸方
三八 汝有神通大威力 具備一切大欲望
龍王!我今問汝何理由 人間如何優此界?

467 於是龍王為向彼說明而如是云:
三九 大王!惟有人間界 清淨有節制
我得人間胎 欲能終生死
王聞此唱偈云:
四○ 有想多聞博智慧 其人實應受奉仕 10
龍王!我今見汝與龍女 多為善行可轉世
於是龍王向彼云:
四一 有想多聞博智慧 其人實應受奉仕
大王!汝今見我與龍女 一切善行可多為
如此語畢時,王欲歸去,向龍王乞許:「龍王!我等長留,現欲歸去。」於是摩
訶薩向彼云︰「大王!請王取所欲之財物。」龍王示其財產而唱偈云︰
四二 諸多黃金我所有 堆積多羅樹之高
由此運去造家屋 且可人人造銀壁

468 四三 我有真珠毘琉璃 混合亦有五千車
由此運去撒內室 無有污染無塵垢
四四 最勝王!汝心如是廣光輝 可築最勝諸天宮
富而且榮波羅奈 汝住其處智治國
王聞彼語與同意。於是摩訶薩於龍王住處,擊鼓傳知云:「諸王臣等可隨意運取
黃金與財物。」而積數百車贈為王之財產,爾時王得大榮譽,由龍宮出發往波羅奈。
由此以來傳聞閻浮提之平地即產黃金。
結分 佛說此法語後,佛言:「如是昔之賢者,捨龍之幸福而住於布薩。」於是
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弄蛇者是提婆達多,蘇摩娜是羅喉羅之母,烏伽塞
那王是舍利弗,羌培耶龍王即是我。」
註 1 雜寶藏經三之三○ (大正藏第四卷四六三頁),所行藏經一六七 ── 一七二,
mahavastu

第十五篇 一○五
--------------------------------------------------------------------------
小部經典十三 一○六
第二卷一七七頁 ── 一八八頁參照。
2 upotthayamano 依異本腳註讀為 patthayamano。
3 龍之敵。
4 adhitthaya 讀為 adhitthatum。
5 本生譚第五四三。
6 本生譚第五二四。
7 用帶捲、線磨、布打思為馴蛇之方法。
8 第十一偈與第十二偈前半可與本生譚第五○一之第二十七偈及第二十八偈前半參照。
9 Samvattayam 讀為 Samvattaye。
10 本生譚第五○五之第二十九偈前半參照。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