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putta | Suttapitaka | 稻田本生經 Sariputta

稻田本生經

Sāli­kedā­rajātaka (Ja 484)

[菩薩═鸚鵡王]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養母比丘所作之談話。此一譚將在睒
摩賢者本生譚(第五四○)中再出。佛喚此比丘近前問曰:「比丘!汝真養在家者
耶?」「是為真實,世尊!」「彼為何人?」「為予之父母,世尊!」佛言:「甚善,汝比
丘!昔之賢者等為動物時,雖生為鸚鵡,使老父母居巢,以口銜餌奉養。」於是佛為
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摩揭陀王於王舍城治國時,都之東北方有名薩林提耶之婆羅門村,
於此東北地方有摩揭陀之田,其處有一名克西亞哥達之婆羅門住於薩林提耶村,彼
種種僅千伽利娑 2 田之米。穀物熟時,建造堅固之垣牆,有者為五十伽利娑,有者
為六十伽利娑,以五百伽利娑之田地 3,授與自己之僕役等輪班看守,餘五百伽利

277 娑之田地則以出資僱用一人看守,看守人建一小屋朝夕居於其處。
在田地東北方山上有一平地,生有絹綿樹之大樹林,樹上棲有數百隻鸚鵡。當
時菩薩生為鸚鵡群之王子,彼成長後,姿美力強,體如車轂之大小。彼之父王老時:
「予已不能遠行,汝可護持此群。」與支配權於其子。自翌日之後,彼不使父母往取
食物,自率鸚鵡群往雪山,於野生之稻叢中,食所喜之穀類,歸時取父母滿足之食
物,以養父母。
某日鸚鵡等向彼談論:「往年今時,摩揭陀之田地稻熟,未知現已熟否?」「如此
遣使往觀。」於是派遣二隻鸚鵡前往。鸚鵡翔往,降落於摩揭陀之田上。此田正為出
資僱用之人看守之田。彼等食其穀後,銜一稻穗,歸至絹綿樹之林,落於摩訶薩之
足下云:「彼處有如是之稻。」
翌日,鸚鵡王率鸚鵡拿往其處降落田上,看守人到處巡迴奔走,欲圖妨礙鸚鵡
食穀,但皆無效。其他之鸚鵡食穀後空口而歸,惟鸚鵡王則持諸多稻穗一同銜歸,
奉與父母。
第十四篇 一五九
--------------------------------------------------------------------------
小部經典十二 一六○

278 鸚鵡等由翌日起續往其處食穀,看守人自思:「若此等之鳥,再食數日,穀物將
一無所有。婆羅門以穀之評價為予之酬金,予必須向彼告知。」於是攜一握之穀及持
應有之贈物往訪婆羅門,恭敬問候,立於一方。婆羅門問曰:「看守人!稻田熟否?」
答云:「婆羅門君!稻已成熟。」於是唱次之二偈:
一 稻田稔已熟 哥西雅!諸鸚鵡盜食
婆羅門!特來向君告 予無能妨止
二 其中有一鳥 彼為最美者
飽食田中穀 口銜多稻去
婆羅門聞彼之語,對鸚鵡王生起愛慕之情,問守田人曰:「看守者!汝知掛網捕
捉之事耶?」「唯然,予知此事。」於是[婆羅門]向彼語偈云:
三 汝掛馬毛網 如法捉彼鳥
必須生捕彼 我欲得此鳥
守田人聞此,心喜不負以穀之評價而為酬金之責,彼往編織馬毛之網,偵察鸚
鵡王降落之場所︰「彼今日將於此處降落。」翌日晨朝,作一如壺大之籠,掛於網上,
以觀鸚鵡之接近。彼坐於小屋之中。

279 一方鸚鵡王由鸚鵡群圍繞接近田地,彼因無貪欲,仍就昨日所食之場所,亦即
掛網之處,其足恰落入其中。彼已知自己被捕,思:「若予立即舉聲為捕虜之哀鳴,
則予之眷屬怖愕,將不食而逃。予須忍耐至彼等食餌終了。」彼知彼等飽食之後,愕
然於死之恐怖,舉三度為捕虜之叫聲,於是鸚鵡等皆行逃散。
鸚鵡王嘆息:「只此予之眷屬竟無迴返探視我者,此概為予之宿世惡業耶?」彼
唱偈曰:
四 鳥等空飛去 彼等食而逃
只我落捕網 我為何之咎?
守田人聞鸚鵡王被捕虜之叫聲及鸚鵡向空中逃散之音聲:「此究為何事?」彼由
小屋降下,往掛網之所,見鸚鵡王大喜:「予為彼而掛網,今彼烏正為我捕。」於是
將鸚鵡王由網羅中解下,縛其雙足,往薩林提耶村,將年青之鸚鵡交婆羅門,婆羅
門以強愛之態,緊捉摩訶薩之雙足,置於膝上,與彼交談,唱次之二偈:
五 他者腹尚可 鸚鵡!汝之腹特大
第十四篇 一六一
--------------------------------------------------------------------------
小部經典十二 一六二
飽食吾之稻 口銜多穀去
六 或欲滿穀倉 鸚鵡!或對我有怨
友!我問請相告 何處汝蓄穀?
鸚鵡王聞此,以如蜜之人聲唱第七之偈:

280 七 我對汝無怨 我亦無穀倉
入絹綿樹林 與穀付負債
彼處蓄財寶 哥西雅!如是汝當知
於是婆羅門問彼曰:
八 何為汝負債 何為汝付債
告我何蓄財 汝可脫羅網
如是鸚鵡王為婆羅門所問,為向彼說明唱次之四偈:
九 我翼幼未伸 哥西雅!彼時我為雛
彼等斯養我 負債與彼等
一○ 我有老父母 耆耄英氣去
運穀為彼等 先作付負債
一一 彼處有他鳥 羽翼皆耗弱
育彼為功德 此稱賢者寶
一二 我斯與負債 我斯付負債
我謂蓄財寶 哥西雅!如斯汝當知
聞摩訶薩之法語,婆羅門歡喜唱次之二偈:
一三 此鳥實奇特 德高再生者
人間有德者 如斯實不多

281 一四 稻穀汝飽食 與諸眷屬共
我等再相見 鸚鵡!見汝我心喜
如斯請向摩訶薩,如眺望自己之愛子,由足上解脫枷套,以煮百度之胡麻油塗
腳,使坐幸運之座具,使食盛入黃金缽之蜜與煎穀,飲以砂糖之水。
於是鸚鵡王云:「婆羅門!汝當勉勵。」為之說誡唱次之偈:
一五 食飲於汝家 汝前且愉樂
第十四篇 一六三
--------------------------------------------------------------------------
小部經典十二 一六四
予友哥西雅 放棄諸武器
應養老父母 多行布施事
婆羅門聞此,心甚滿足,發其感興唱次之偈:
一六 今日於我起幸會 我見最優再生者
我聞鸚鵡嘉言辭 數多功德我將積
摩訶薩拒受婆羅門贈與自己千伽利娑之田地,僅只受領其八伽利娑。婆羅門掘
立石柱以為與彼田地之境界,向菩薩合掌云:「君可去矣,以慰悲嘆盼歸之生身父
母。」於是將彼釋放。彼意滿足,銜稻穗而歸,置於父母之前云:「母、父親請起進

282 食。」於是雙親之淚顏,破涕為笑 4 而起立。諸群鸚鵡即刻集會問曰:「大君!如何
而被解放耶?」彼向彼等詳細說明一切。而一方哥西雅實行鸚鵡王之教誡,由此以
後,向正行之沙門婆羅門多行布施。
結分 佛為說明此意義,唱結語之偈:
一七 歡喜愉悅哥西雅 多作食物與飲物
食物飲物持虔施 滿足沙門婆羅門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如是,汝比丘!奉養父母實賢者之慣習。斗於是佛為說
四諦之教──說四諦之法終了之同時,此比丘達預流果──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
語:「爾時之鸚鵡群是佛之教團,父母是大王之族,守田人是車匿,婆羅門是阿難,
鸚鵡王實即是我。」
註 1 本篇為雜集(Pakinnaka-Nipata)。
2 伽利娑(Karisa)此為由穀物量之單位轉為種植穀物土地面積之單位。
3 「田地」,此將原語 Kattikhetta 為如此之譯語。但 Katti 之意義不明,暹羅本無此語。
4 破涕為笑,底本作 bhasamana,今如腳註 hasamana。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