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putta | Suttapitaka | 盧盧鹿本生經 Sariputta

盧盧鹿本生經

Ruru­mi­garāja­jātaka (Ja 482)

[菩薩═盧盧鹿]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竹林精舍時,對提婆達多所作之談話。某比丘向彼云:
「法友提婆達多!佛對貴君所盡之處甚多。貴君就如來出家,了解三藏,由眾人得物
甚多,並得名譽。」答曰:「法友!自己由佛草葉之恩惠亦未受得。自己依自己而出
家,三藏依自己而了解,由眾人所得之物及名譽,皆為自己之力。」比丘等集於法堂,
相互談論:「法友提婆達多實不知恩,乃無考慮之人。」佛出其處問曰:「汝等比丘!
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提婆達多
之不知恩,非自今始,前生亦不知恩。彼嘗為予助其一命,但彼不感予之善行。」於
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都治國時,有八十俱胝莫大財產之某商人儲有一
子名摩訶達納迦,彼思:「吾子若作學問,將成疲勞。」於是何等亦均不教彼。因此,
彼除歌誦飲食之外,無所知。雙親為彼迎娶適妻,後未數年相繼辭世而去。雙親
第十三篇 一三三
--------------------------------------------------------------------------
小部經典十二 一三四

256 死後,彼誑彼女,為飲酒賭博之夥伴所包圍,花費種種金錢,結果財產蕩盡,借債
生活,然因彼無力償還,由債權者前來催逼,困苦已極。彼思:「長年生活有何意義?
自己生於此世,完全變為他種之生活狀態,不如死去為宜。」於是彼向債權者云:「請
將借據持來,恒河之岸儲有予一族之財寶,予將以之償債。」於是彼等與此男出發前
往。彼教以真如有財寶埋藏之狀:「此處埋有財寶,彼處藏有若干。」「自己欲跳入恒
河自殺」,彼伺諸人之隙,遂奔往河中跳入,然彼為急流所沖,流動之間,大聲悲鳴
而呼救。
爾時摩訶薩生於盧盧種類之鹿胎。彼離鹿群,獨自棲住於恒河彎曲之處混有娑
羅樹之菴羅樹林,為一盛開花朵堪誇之悠閑場所。彼之身體生有如拭淨黃金之皿色
光輝之毛,手足純白,如塗牛乳,尻毛似犛牛,角映銀鎖之色,眼如摩尼珠所磨首
飾美好之狀,其口如赤毛球狀之豔麗。彼於深夜聞呼救之悲鳴,「此為人聲,在自己
生命之限度,決不可死。予將對之施救。」如是思量,彼由林藪茂密之寢床起立,奔
向河岸,向彼與以安慰之言:「汝勿憂心,予今助汝。」於是急劇轟然跳入河內。彼
切流游泳而行,將彼溺男乘載於自己背上,安全運往岸上,更與彼以自己棲居前運
來之果物使食。經二三日後,鹿云:「人兄!予將貴君由森林運往波羅奈道上,如是
君可安全歸去;然不可只為財寶,而云:『彼處有黃金鹿棲居。』無論向大王或大
臣,絕對不可言此。」彼曰:「予斷然不語。」如此相互約定。摩訶薩得彼之誓約,將
彼負載於背上,運往波羅奈之道上而來;然後放下,回返而去。
於彼到著波羅奈之同日,王之第一后妃名懺摩者,於是日晨早,夢見黃金之鹿

257 向自己說法。后妃醒後,獨自思考:「若世無此鹿,則予不應見有此夢,確有此鹿,
予將向大王申述。」后妃如是思已,來至王所,云:「大王!予欲聞黃金鹿之說法。
能否得聞,如適得聞,予將得生,如不適聞,則予將死。」王受容其言:「如世間棲
有此鹿,當可適與。」於是呼婆羅門等至,問曰:「世間究竟有無黃金色之鹿?」答曰:
「有之,大王!」王聞之,於美飾象背上載黃金籃,其中納入千金之袋,如有何人教
以有黃金鹿之所,則與其人黃金袋籃,與以此象及最佳之象;更以偈言刻於黃金板
上,命一大臣:「汝往市中諸人處公告予言。」王於是唱此本生譚最初之偈:
一 何人能告吾 鹿中最上鹿
美女及優村 吾將與其人
第十三篇 一三五
--------------------------------------------------------------------------
小部經典十二 一三六

大臣持黃金板於市中公布。時,此商人之子入波羅奈市中,彼聞此語立即往大
臣之所告曰:「請使予拜謁國王,予將示知鹿之所在。」大臣由象背降下,攜彼來至
王前告曰:「大王!此男能告述鹿之所在。」王問:「汝言真實耶?」彼云:「大王!予
言真實,請王賜予光榮。」於是唱第二之偈:
二 王可賜與吾 美女與優村
鹿中最上鹿 吾有告王知

258 王聞之,喜些賣友無德漢之言,王問曰:「此鹿棲居何處?」「如是如是之處,大
王!」王使彼為引導,與諸多臣一同來至其場所。時彼無德之漢告王將軍隊暫停,軍
隊停止,彼云:「大王!彼即黃金之鹿,居於彼處。」彼以手指指示,唱第三之偈︰
三 於此森林茂密處 菴羅娑羅樹花香
染赤猶如臙脂蟲 此即彼鹿棲彼處
王聞彼之言,命令大臣:「包圍森林茂密之處,勿使彼逃走,速行捕捉到手。」
諸人受命包圍,大聲喊叫;王與臣下數人立於某處,而彼男亦距其處不遠而立。摩
訶薩聞其叫聲自思︰「軍隊之聲非常眾多,誠然欲以此人數威脅自己。」彼起立巡迴
眺望四方緊緊包圍之人眾,彼見王站立之所:「此乃予之安全之處,必須馳向彼處。」
彼作是思,於是奔向王前。王見彼奔來:「此鹿堅強如象,揚起塵砂奔來,備箭威脅
彼鹿,若彼奔來,即放箭以弱其力而捕之。」王作是思,急取弓箭準備對向菩薩。
佛為說明此事,唱次之二偈:
四 備弓箭搭絃 瞄向彼赴處
此鹿見國王 遙遙發言語
五 大王!王請稍暫待 調御者之主!王請勿射吾
何人語王者 告予棲此處?

259 王為鹿之美言而動心,放下弓箭,以尊敬之念而立。摩訶薩近於王前,亦以美
妙友愛之情,立於王傍;諸人亦放棄圍捕,來至王前,將鹿包圍。爾時摩訶薩振以
如黃金之鈴之美聲,向王問曰:「何人向王告知此處有鹿棲居?」爾時惡人稍行後
退,立於唯僅聞聲之處。王答:「由彼處所立之男,教示爾之居所。」於是唱第六之
偈:
六 此之惡行男 離君立彼處
第十三篇 一三七
--------------------------------------------------------------------------
小部經典十二 一三八
此為彼告吾 有鹿棲此處
摩訶薩聞之,責彼賣友者,而與王語唱第七之偈:
七 人言實真理 世有種種人
寧引流水木 勝於救惡人
王聞此更唱他之一偈:
八 盧盧鹿!實爾責何物 獸鳥或人間

260 聞爾語人言 吾實自多怖
於是摩訶薩言:「大王!予所責者,非為獸類,亦非鳥類,實對人間有所責焉。」
於是唱第九之偈:
九 彼溺恒河流 疾流吾救助
是故危害吾 大王!實交惡友苦
王聞此對彼男發怒:「如此盡受種種之恩者,不稍感念大德,予將以此弓殺彼。」
於是唱第十之偈:
一○ 吾射四翼鳥 貫胸為小片
賣友不當為 吾將滅此男
彼不感大恩 毫不為善業
然摩訶薩自思:「此男不可因自己之故而被滅。」於是唱第十一之偈:

261 一一 愚者實應憎 賢者不殺戮
此男使歸家 褒賞遂其欲
王意欲如何 吾將如爾意
王聞之甚喜,讚摩訶薩唱次之偈:
一二 實爾盧盧鹿 百賢之一人
對此欺誑男 不以怨報怨
惡男使歸家 褒賞遂其欲
而吾隨爾意 如爾意使行
「大王!人於面前所言之事,與另所為之事,完全相違。」摩訶薩欲明此,唱次
之二偈:
一三 豺狼與鷹鷲 2 叫聲易了解
第十三篇 一三九
--------------------------------------------------------------------------
小部經典十二 一四○
大王!人間之叫聲 比之了解難
一四 於人應考慮 血緣與朋友
前者共相喜 後者終成敵
王聞此:「鹿王!予亦思如是者為不可。予縱失此王國亦斷不違反惠與汝之約

262 束,請君信予。」王如斯云,使取惠與。摩訶薩於王所謂適切之惠與中,以自己為始,
向一切生物與以「無畏」,為王所謂適切之惠與。王與之作適切之約束後,引導菩薩
入都。於是都城與摩訶薩均被裝飾,而於后妃之前,向之說法。摩訶薩以美妙人間
之聲,向由后妃開始乃至王與王之臣下說法,更向王教以十種王法,又向大眾亦說
法之後,再歸森林,入於為鹿群圍繞之生活。
王對一切生類應與「無畏」,向國中以大鼓布告宣示,自此以來,任何人對獸類
鳥類均不能出手傷害。於是鹿群食人間耕作之穀物使成荒田,任何人亦不取妨阻。
多人來至王庭,舉揚非難之聲。
佛為說明此事,唱次之偈:
一五 村市人共來 陳情向國王
鹿群食穀類 大王!此應與禁止
王聞此唱次之二偈:
一六 縱對諸人無有愛 吾雖有失吾王國
然予決不欺此鹿 吾適「無畏」之惠與
一七 人人對吾縱離棄 吾雖有失吾王國
然對鹿王適惠與 如何吾能為欺偽
大眾聞王此言,無如何方法而去。此語立即擴展,為摩訶薩聞之,集合鹿群教

263 之:「爾今對人間之穀類,決不可食。」又向諸人曰:「可各自於田館結樹以為標示。」
於是人人依言而行。依此標示,其後乃至今日,鹿均不食穀物。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提婆達多不知恩,非自今始,前生亦
如斯不知恩。」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商人之子是提婆達多,王是阿難,
而盧盧鹿即是我。」
第十三篇 一四一
--------------------------------------------------------------------------
小部經典十二 一四二
註 1 與此同類之史話見 Jatakamala 26,Ruru;Cariya-pitaka 16,Rururaja,六度集經卷六
(大正藏三、三三頁 a)、九色鹿經(大正藏三、四五二頁 b)、菩薩本緣經卷下第七(大
正藏三、六六頁 c)、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一五(大正藏二四、一七五頁 a)等。
2 第一三、一四之偈與四七六敏捷鵝本生譚之第六、七之偈及四七八使者本生譚之第四、五
之偈同。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