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putta | Suttapitaka | 鼻豚本生經 Sariputta

鼻豚本生經

Tuṇḍilajātaka (Ja 388)

[菩薩=豚]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畏死之某比丘所作之談話。彼生於舍衛
國之某名家,雖依佛之教出家,但非常畏死,彼聞見樹枝微細搖動,棒杖跌倒及鳥
獸之音聲,即生畏死之念,如同腹部受傷之兔,戰慄而馳走。比丘等集於法堂開始
議論:「諸位法友!某比丘為死之恐怖所襲,對微細之聲音即恐怖戰慄而逃遁。於此
世有情之死,乃為事實,生命無常,故於此事實,應深心考慮。」爾時佛出而問曰:
「汝等比丘!汝等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等白佛:「如是如是之事。」佛呼彼比丘問
曰:「汝為死之恐怖所襲事,為事實耶?」比丘白佛﹕「世尊!是為事實。」依此事實,
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前生彼亦為死之恐怖所襲。」於是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都治國時,菩薩宿於牝豚之胎,其牝豚月滿之時,
產有兩隻之子豚。一日牝豚攜兩子豚出,臥於窪地;爾時在波羅奈都門之近村住一

287 老婆,由綿沺之籠,採入滿籠之綿,拄杖於大地而歸來,牝豚聞其足音,為死之恐
怖所襲,棄置子豚於其處而遁去。老婆發現牝豚之子,抱持如我子之感,放入綿籠,
帶歸家中,其大者為兄名大鼻與其小者為弟名小鼻,亦如其子而育護。彼等其後漸
次成長為大豚。人問老婆:「汝不賣此等之豚易錢耶?」彼女云:「此為予可愛之子。」
決不賣出。
然於某祭日,眾多博奕之徒,飲酒食肉,更思:「何處能得有上肉之處?」因知
第二章 賽那迦品 一三三
--------------------------------------------------------------------------
小部經典十 一三四
此老婆家中有豚,於是持錢而往彼處,彼等問曰:「婆婆!與汝此錢,與我豚一隻。」
彼女喃喃自語:「諸君!請勿再言,予賣此兒與食肉之人,世間希有,實為愚蠢之事。」
當下拒絕。博奕之徒等曰:「婆婆!豚非人子,莫作是言,請讓渡一隻。」彼等屢次
請求,然終不能入手。於是彼等策劃與老婆飲以多量之酒,恰到好處時,向老婆云:
「婆婆!汝對豚如此持重,究將何為?請勿言不近人情之事,請取此錢,可買己歡喜
之物。」於是將錢使之握於手中,彼女取錢答曰:「諸位!予不與大鼻,請帶小鼻離
去。」彼等返問:「彼在於何處?」彼女答:「於彼處樹叢之中。」「請婆婆以音聲喚出。」
老婆云:「今恰未存食餌。」博奕之徒立即出金買來一皿食物,老婆取餌,向置於門
傍之餌槽中滿滿注入,立於其傍等待,三十人手持繩索一同站立。
老婆呼曰:「小鼻速來。」大鼻聞聲自思:「以前我母未曾先呼小鼻之名,任何時

288 皆先呼予名,此必然對我等發生某種恐怖之事。」彼告弟曰:「我母呼汝之名,速往
見之再來。」彼往其處而來時,發現餌槽之傍等待彼等之事:「鳴呼!今日予將被殺。」
小鼻思此,突然為死之恐怖所襲,身體震顫歸來兄處。戰慄震動而步履蹣跚,身體
凝然不支。大鼻見彼問曰﹕「吾弟!汝今日深受震動,步調不整,汝只往入口之處一
見,何故為如是之狀?」彼以彼所見之事端語之,唱第一之偈:
一 今日與我新施物 餌槽食滿女主立
多人手中持繩網 我等如何得近食
菩薩聞此:「汝小鼻!我等之母養豚至今日,其目的果何為耶?今日彼已達到目

289 的,汝何故思想煩惱?」菩薩以慈愛之聲說佛之妙法,唱次之二偈:
二 恐懼低徊求隱處 欲行何處無幫助
小鼻!汝今安樂且進食 飼養我等為肉肥
三 勇於跳入清澄池 洗除一切之汙垢
如是無盡之清香 可得沁身妙香油
彼以心念十波羅蜜,其中以慈悲波羅蜜置於當頭,發出第一句後,其音聲響徹
一切諸方,達到十二由旬彼方之波羅奈都城,於聞此聲響之瞬間,國王大臣以下,
波羅奈之眾人悉皆出動,其不能出來之人,亦均在家傾耳聽聞。王之家臣包圍樹叢,
使地上平坦,散布砂石﹔博奕之徒由醉中醒來,捨繩為聽聞妙法而均立於彼處;老
婆此時,亦由醉中驚醒。菩薩出於大眾中,為小鼻開始說示妙法。
第二章 賽那迦品 一三五
--------------------------------------------------------------------------
小部經典十 一三六

290 小鼻聞彼所說而問曰:「兄為我說如是,然跳入蓮池浴水,洗去我身汙垢,塗新
香油,無論如何非我等之習慣,何故兄為如是之說?」於是唱第四之偈:
四 何為無污池 何物云汙垢
清香得無盡 何物妙香油?
菩薩聞此云:「汝傾耳諦聽。」於是說佛之方便法:
五 法為無污池 罪乃云汙垢
戒為妙清香 其香實無盡
六 捨身人歡喜 不捨人不歡
歡樂如滿月 滿悅捨其命

292 此為所說之偈。菩薩如是以妙音依佛之妙相而說法,大眾報以百千之掌聲,歡
呼而振袖,天空轟動一片歡呼之聲,波羅奈之王以王禮待遇菩薩,並以大榮譽與老
婆,彼等二豚以香水浴之,給與衣服,以花鬘飾其首部,攜歸都城,立為太子之位,
命諸多侍臣奉仕。菩薩更與王五戒,一切波羅奈之住民及迦尸國之住民,皆使持戒
行。菩薩為彼等於齎日說法,而並詳細查問事件與以裁定,於彼有生之間,不稍行

邪法。
其後不久國王故去,菩薩厚葬其遺骸,整理裁判事件為一冊之書籍,而彼云:
「見此書籍以裁判事件。」對多數之人與法並詳加說明。彼於一切諸人悲泣之中與小
鼻同歸森林,而菩薩之說法得行於六千年之間。

293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畏死比丘得須陀洹果
--而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王是阿難,小鼻是畏死之比丘,諸人是佛之眷
屬,大鼻即是我。」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