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putta | Suttapitaka | 鐖箭本生經 Sariputta

鐖箭本生經

Vikaṇṇajātaka (Ja 233)

(菩薩═王)
第九章 革履品 二二五
--------------------------------------------------------------------------
小部經典八 二二六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厭出家之一比丘所作之談話。彼被伴入
法堂,佛問:「據云汝厭出家,此為真實耶?」「確為真實。」「何故汝厭出家?」「為有
五種之欲 1。」於是佛云:「五種之欲,宛如附鐖之箭,一旦立於胸中,正如鱷為鐖
箭所中,立即殞命。」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菩薩於波羅奈國正當治世,一日遊於王苑,來至蓮池之邊,一時舞
踴,音樂及其他技巧之物,各各演奏,蓮池中之魚龜,魅於樂音,群集一處,與王
共動。王見魚類之群如多羅樹幹之多,問大臣曰:「此魚群何以與予共同而動?」大
臣等曰:「彼等在侍王之愉悅。」王喜:「此等物類善侍予之愉悅。」不斷向魚群投擲
餌食。每日每日炊安摩納 2 量之米,至餌食之時,因魚來或不來,以致食餌腐壞。
臣屬奏明此事,王曰:「自今以後,於餌食之時,叩擊大鼓,俟魚來集合,再行投餌。」
於是司餌之人,叩擊大鼓,集來魚類,然後投餌,於是魚又依大鼓之號令集合食餌。
當魚群集合食餌之時,即有一鱷前來食魚。司餌者向王報告,王曰:「俟鱷食魚時,

228 饑箭射而捕之。」「謹遵王命。」司餌者立於船頭,以鑯箭對來食魚之鱷射之。箭中鱷
背,鱷受傷力弱,負痛逃去。司餌者知已刺中,連呼彼鱷唱第一之偈:
一 欲望何處隨意行 鐖箭突中汝要害
汝以欲心追殺魚 終為餌與樂所滅。
鱷魚抵達自己之棲家而結束了生命。
結分 佛示此理由,現等正覺者唱第二之偈:
二 貪世間之樂 任心受其害
親朋遇害事 如追魚之鱷

229 如是佛為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厭出家之比丘得預流果
──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波羅奈王即是我。」
註 1 五種之欲(kama-guna)漢譯中阿含譯為「五欲功德」,因 Guna 有功德之義。然此處見
為「種類」之義,較為正確。五種之欲為五官所感之欲。
2 安摩納(ammana)量器之名,代表一斗或一升其意義不明。
第九章 革履品 二二七
--------------------------------------------------------------------------
小部經典八 二二八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