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putta | Suttapitaka | 須師摩王本生經 Sariputta

須師摩王本生經

Susīmajātaka (Ja 163)

(菩薩═婆羅門子)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任意之奉施所作之談話。舍衛城唯有一
軒之家,某時供養佛及比丘大界,有時供養外道等。更於某種場合,組合多數人等
施行團體供養,更團結一街內者或全體都中住民,任意寄附施物供養。是時都中全
體之人,準備任意寄附之物,施與一切生活必需品 1。當時意見分為兩部,一部份
人云:「此一切生活必需品,應施與外道諸人。」其他一部之人云:「此應施與佛及比
丘大眾。」如是幾度議論,從外道謂應施外道,從佛者謂應施佛及比丘。最後取決於
多數,主張施與佛及比丘眾者居於多數,彼等之言,確受肯定,使外道信者不能阻
礙對佛之奉施。都中之人招請佛及比丘大眾,行七日間大施,至第七日施與一切生

46 活之必需品,佛致感謝之意,對眾人教向果之道,還歸祇園精舍,比丘大眾對佛勤
行終了,佛立香室之前,為說佛之教法,入於香室。黃昏時,比丘等集於法堂中談
話:「諸法友等!外道信者力圖阻礙奉佛之施與,但終未得逞,一切生活必需品之施
第二章 親交品 四三
--------------------------------------------------------------------------
小部經典八 四四
物,終於歸於佛之足下,佛之力豈非大哉!」爾時值佛出堂問曰:「爾時比丘!汝等
何言集於此處」比丘告曰:「如是如是。」佛云:「爾等比丘!此外道信者等,力圖
阻礙施我之事,非自今始,前生即亦如是。然其施物,終歸於我之足下。」於是佛為
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有蘇西瑪王,爾時菩薩宿於王之司祭官夫人胎內,彼年十
六歲時,其父死去。彼於父生前即為王之象祝役,於行象之祝事場所,所有運來之
物品及象之飾物,均應歸入象祝之手。如此每行一次祝事,彼即能得千萬兩之金。
恰於此時舉行象祝,其他諸婆羅門,至國王之處請曰:「大王,行象祝式時,必
行象祝儀式。彼司祭官婆羅門之子年幼,不知三吠陀及象之經文,乞許我等以為象
祝。」王同意曰:「可。」婆羅門等云:「不使司祭官之子為象祝,我等可儲多金。」莫

47 不歡喜迷心相慶。四日後祝事將行,菩薩之母聞此信息,母曰:「象祝之式,七代之
間,均為我家執行,今後家道中衰,財產減少。」心中悲痛而泣。菩薩曰:「母何故
悲泣?」聞其理由,向母曰:「我將行象祝之式。」母曰:「我子!汝不知三吠陀及象
之經文,如何得行其式?驕母親!象之祝事,何時施行?」「由今後第四日。騙「母親!
詳知三吠陀及象之經文之師,現住何處?」「我子!諸方聞名之師,距離此方二千中
旬之遙,住於健馱邏國之得叉尸羅。」「母親!我為不使家世衰落,明日一日之內,
即往得叉尸羅,一夜之間修習三吠陀及象之經文,於翌日即還,第四日即可行象祝。
請母勿悲。」
菩薩安慰其母,次日早起食事終了,唯其一人開始旅途,一日之內達得叉尸羅,
拜師坐於一面。師曰:「汝由何處而來?」「尊師!我由波羅奈城。」?汝來何事。」「於
師之所,欲修習三吠陀及象之經文為目的。」「甚善,汝請習之。」菩薩云:「予之工
作急迫。」於是告知一切之事。「我一日間到達二千由旬之所,請於今日一夜間教我,
自今第三日即行象祝,予只一次受教而即皆得記入。」菩薩得師許可,洗師之足,以

48 千兩之金囊,置於其前,禮拜師尊,坐於一面。一一暗誦,太陽東昇之時,師已將
三吠陀及象之經文教畢,問師曰:「尊師!尚有其他應教者耶?」師云:「總皆終了,
再無其他。」「尊師!此卷有如是如是文句之說明,有如是如是讀法錯誤之處,今後
伏請尊師如是教授弟子。」菩薩正師之誤,早起進食,禮拜師足,唯一日之內還歸波
羅奈城拜見母親。母親問︰「我子!所受教者已得教耶?」答曰:「已得。」母甚歡喜。
第二章 親交品 四五
--------------------------------------------------------------------------

小部經典八 四六
翌日象祝之儀式開始準備。一百頭大象飾以金飾,豎立金旗,上覆金網,裝飾
王宮之前庭。婆羅門等云:「我等將行象祝之式。」皆以盛裝飾身。蘇西瑪王亦以各
種裝飾飾身,並攜裝飾之道具來至象祝場所。菩薩亦飾身如一王子,前後添加應環
繞其身之供物,來至國王之前向王奏曰:「大王陛下!君上滅我之家,命其他婆羅門
等行象祝之式,與彼等以象飾及物,此事是否真實?」於是菩薩唱第一偈曰:
一 黑白牙之獸 汝覆以金網
蘇西瑪王陛下! 汝憶祖若父
曾言此布施

49 蘇西瑪王聞菩薩語唱第二之偈曰:
二 黑白牙之獸 予覆金網飾
青年!予憶祖若父 曾言此布施
於是菩薩向王奏曰:「大王陛下!予之家世及予自身之家世執掌,王尚記憶,奈
何置予於不顧,使他人行象祝之式。」「人言汝不知三吠陀及象經,因此使他之婆羅
門行此儀式。」「大王!只此等婆羅門中,若有一人能與我議論三吠陀及象經中之一
節者,即立其人為象祝。此三吠陀,象經及象祝之儀式作法,全印度中,除予之外,

50 他人無有知者。」於是菩薩作大獅子吼,婆羅門等無一人能起立為其對手,菩薩為自
己之家建立不搖之基礎,執行象祝之式,攜得諸多財物,歸還自家。
結分 佛為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有者得預流果,有者得一來果,有者
得不還果,有者得阿羅漢果──於是佛為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母是摩訶摩耶夫
人,父是淨飯大王,蘇西瑪王是阿難,四方馳名師尊是舍利弗,而此青年即是我。」
註 1 比丘之生活必需品為衣服、臥具、飲食物及醫藥四種。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