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putta | Suttapitaka | 王訓本生經 Sariputta

王訓本生經

Rājovādajātaka (Ja 151)

(菩薩═國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國王訓誡之語。本故事於後將見於三鳥
本生譚(第五二一)中。
某日,拘薩羅王裁判來至王處訴訟難決之一事件,王進朝食,於洗手未乾中 1,
乘坐裝飾之馬車,抵達佛所,禮拜世尊如白蓮之足,退坐於一面。佛問王曰:「大王!
汝何事晝問而來此處?」「世尊!今日予裁判來予處訴訟之一難決事件,實無閑暇,
第一章 剛強品 一
--------------------------------------------------------------------------
小部經典八 二
今將終了,食後手尚濕濡,來謁世尊。」
佛曰:「大王!公正平等,裁判事件,實為善舉,此乃上天之道。而汝得如我全
智者之教,依此公正裁判,無不思議;然昔諸國王輩,非全智者,但唯聞博識之語,
公正平等裁判事件,避四不可行之道,不悖十種之王法,正大治國,上行天道,此
實不可思議。」佛作此言已,應王之請求而說此過去之事。

2 主分昔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宿入第一妃之胎,行妊娠祝禱,由母胎
安產而出。於命名日命名為梵與王子。成年達十六歲,赴得叉尸羅,究極一切學藝
之奧義,國王歿後,登上王位,公正平等治國,不為慾念所牽引而行裁判。因王公
正治國,臣等亦從傍公正處理事務;因公正處理事務,故無邪訴之人,因此王廷之
中不聞有為裁判而起喊叫之聲。大臣等坐於裁判所中,終日不見有來請求裁判之人,
裁判所形同廢止。於是菩薩自思:「因予依正義治國,故無為請求裁判而來者,騷動
之聲絕於耳,裁判所形同虛設,今予必須探索予自身不德之處,知予之德之點,加
以捨棄,唯向德行。」爾後王問四周,但宮廷之中無一人語王不德,知予之不德之點,
加以捨棄,唯向德行。」爾後王問四周,但宮廷之中無一語王不德,唯聞語王之德聲。
王思:「彼等懼予,不語予之不德,只語予之德也。」王出宮廷,調查外居之人,亦
不見聞於其處。更又出而調查都中、都外、四門之外諸村,但竟無一人語王之不德,
只聞語王之德聲。王思:「再至地方調查。」將政事託付於大臣,王著微服乘車,
只以御者一人為伴,出都至地方探索,向最邊鄙之地而行。但仍無一人語己之不

3 德,唯聞己之德聲,於是王由國境地方沿大道指向都城而還。
然此時有拘薩羅國鬘實王,亦以正義治國,為探索語己不德之人,於王廷內外
及其他之所,均不見語不德,唯聞語王之德聲,更又探索地方,亦來至此地。二王
均行至一窄窪車道之處,彼此已無避車之餘地。勝鬘王之御者呼波羅奈王之御者曰:
「汝將車向路側避開。」而此方之御者亦曰:「汝應將車向路側避開,此車乃為波羅奈
國主君梵與大王之所乘。」對方之御者亦曰:「此車乃為拘薩羅國之君勝鬘大王之所
乘,汝車應向路側避開,使我王之車通過。」波羅奈王之御者思想:「兩者皆為王者,
如何處理為宜?今有方便之道,問明二王之年齡,年幼之王應將車向路側避開,尊
讓年長之王通過。」如是決定之後乃向對方御者詢問拘薩羅國王之年齡,判知二王之
年齡相同,繼而更問國土、兵力、財產、名譽、種族、種姓、家世、地位等項,雙
第一章 剛強品 三
--------------------------------------------------------------------------
小部經典八 四
方國土皆為三百由旬之王,兵力及其他各點,皆屬同一,於是思:「對德高之王,讓
開場所。」波羅奈王之御者問曰:「汝王之德如何?」有一人言:「我王之德,如是如
是。」於是舉自己王之不德以為德而說第一之偈曰:
一 剛者勝鬘王 對柔投柔物
以善對諸善 不善克不善
此王乃如是 御者汝讓路

4 波羅奈王之御者曰:「此為君舉自王之德耶?」曰:「然。」問曰:「若斯以為德,
不德究為何物?」曰:「汝先以此為不德,然君之王有如何之德?」婆羅奈王之御者
曰:「汝宜諦聽。」前言語畢,即說第二之偈曰:
二 以和克怒者 2 以善克不善
以施克吝嗇 真實克偽語
我之王如是 御者汝讓路
於是勝鬘王及其御者,二人由馬車降下,解馬讓路與波羅奈王。波羅奈王向勝

5 鬘王訓教曰:「當為之事,如是如是。」王還歸波羅奈後,多為施與及其他善業,命
終之後,上生天道。勝鬘王亦不忘其教,探索國中,不見有語己之不德者,於是還
歸自己都城,多行施與及其他善業,命終之後,亦上生天道。
結分 佛為教拘薩羅王而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曰:「爾時勝鬘王之御
者即是目連,王即是阿難,波羅奈王之御者是舍利弗,王即是我。」
註 1 印度人以指攫食,食後必洗手。「洗手未乾之中」即往謁佛,以示急意。

2 法句經二二三偈。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