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putta | Suttapitaka | 榕樹鹿本生經 Sariputta

榕樹鹿本生經

Nigrodha­mi­gajā­taka (Ja 12)

(菩薩═鹿)
序分 此本生譚為佛在祇園精舍時,對鳩摩羅迦葉之母所作之談話。其母為王
舍城大富豪之女,積善行,離俗事,達最後之生 1,如瓶中之燈明,彼女之心中燃
起聖力之火。彼女自知自悟以來,在家不樂,思欲出家,向父母云:「父母雙親!予
在家心中不樂,予欲思出家入救世之佛教。請允予出家。」父母云:「汝為何言?此
家諸多財產,汝為予等唯一之女,予等不能使汝出家!」彼女再三懇願父母不許出
家。女思惟:「在父母膝下不能出家,莫若嫁於他家,得主人之原宥而出家!」稍長,
第二章 戒行品 一九九
--------------------------------------------------------------------------
小部經典六 二○○
嫁入他家,為良妻,積德行善,住於其家,同棲而懷妊,但彼不知懷妊之事。爾時
146 都中頒佈祭令,全體市民,慶祝祭日。全市裝飾如天人之都。然彼女雖於如是喧鬧
之大祭日,己身既不塗香,亦不著飾,一如平日裝束往觀。爾時其夫向彼女云:「市
中祭日狂熱,汝之身體應與注意!」然彼女云:「此身充滿三十二種污穢 2,何加裝
飾,此身非天神化生,亦非梵天化生,非由黃金所成,亦非摩尼所成,既非由青栴
檀所造,亦非為白蓮、赤蓮、青蓮之胎所生,穢中受生,父母難養,不死之藥難保
長壽,一旦無常破滅,不免崩潰散裂,孤墳累累,墓場徒增;此身執著於煩惱,沉
淪於悲哀,實憂苦之因緣,萬病之宅舍,業力之容器,膿血之皮胞,虫巢於內,穢
漏於外,死期日近,亡滅難逃!此乃一切世間眼前生起之實狀也。
筋骨相結合 皮肉覆其身
污穢藏腹內 真相不現露
肝臟與膀胱 心肺腎脾臟
涕唾膽汁膏 九孔常流穢

眼眵與耳垢 鼻洟口痰唾
糞便由腸出 汗垢身分泌
頭腔滿腦髓 屑皮充髮際
思此為淨者 愚人覆無明
無限災厄身 堪比為毒樹
疾病之宅舍 諸苦之積聚
執棒防鴉狗 閉門防盜寇
禍由外部來 觸身己命終
惡臭不淨身 腐爛如糞土
此身愚人喜 具眼者所賤
147 貴君言飾此身,予以為乃飾一糞穢器之外部!」長者之子(夫)聞此言語,乃問
曰:「汝即知此身垢穢,何不出家耶?」彼女答曰:「予若能出家,今日即行出家!」
夫云:「善哉!予許汝出家!」彼為多大布施,為大供養,附以多數從者,伴往比丘
尼止住之所,於提婆達多所屬之比丘尼前出家。彼女出家,宿願成就,心中甚喜。
爾時彼女腹內之胎兒成長,諸根呈現異狀,手足及背粗大,腹部隆起,比丘尼等向
第二章 戒行品 二○一
--------------------------------------------------------------------------
小部經典六 二○二
彼女問曰:「貴女為一妊婦,何以如是?」彼女答:「予亦不明其故,但予守戒律!」
爾時比丘尼眾攜彼女至提婆之前,向提婆問曰:「聖者!此良家女困苦,得夫之原
宥,使之出家,今彼女之胎兒日見明顯,予等不明此一妊婦究為在家中所為抑為出
家中所為?」提婆既無作佛資格,亦無佛忍辱、慈悲之德,彼如是思惟:「予提婆側
之比丘尼有妊娠者,為予提婆鑑察不明,對我將起誹謗,予應將其放逐!」彼未善加
察考,即云:「將其逐出!」於是將彼女如推石塊牽扯而出。爾時彼女向比丘尼眾曰:
「諸位尼師!提婆師非佛,予向佛前出家,勿使予之苦心成為泡影,請帶予至祇園精
舍佛前!」比丘尼等由王舍城伴彼女經四十五由旬之路,漸達祇園精舍,向佛申述右
148 列之事。佛思惟:「縱然此女在家妊娠,將與外道口實,沙門瞿曇帶來提婆棄捨之人!
因此,為斷此傳說,此事應於王與侍臣之前判定!」翌日,佛招請拘薩羅國之波斯匿
王、大給孤獨長者,小給孤獨長者,毘舍佉大信女及其他之著名長者等,佛於黃昏
集四眾時向優婆離告日:「汝於四眾面前明白宣佈此比丘尼之事。」大德云:「謹知臺
命。」往四眾中坐於己席,於王之面前呼毘舍佉信女察此一事件告曰:「毘舍佉!此
少女出家確定為何月何日後,應知其懷妊為出家前或出家後之懷妊日期!」信女承
諾:「謹知臺命!」於是周圍張幕,於其中檢查此少女比丘尼之手足臍腹後,比較月
日,確知其為於俗人之時懷妊。於是往優波離大德之前告知此事。大德即於四眾面
前證明此比丘尼之清淨。彼女為潔白之身,向佛及比丘教團作禮,與比丘尼等往止
住之處而去。彼女月滿,於上蓮華佛足下祈禱,如願舉得一子。某日,王往近比丘
尼之止住處,聞小兒啼聲,詢問諸臣。諸臣知其因緣,向王白告:「大王!此為少女
比丘尼所產之子,為彼之哭聲!」王曰:「比丘尼為保姆多有障礙,予將為之保育!」
於是王將其子交付親類婦女之手,以王子之資格養育。命名之日,名其子為迦葉,
以迦葉王子之名養育,於是人人皆知鳩摩羅(王子)迦葉之名。七歲至佛前出家,
達成年後受具足戒,經年,於布教家中成能辯者。佛言:「汝等比丘!我弟子中之第
149 一雄辯家為鳩摩羅迦葉。」於是置彼於第一位。其後,彼聽聞 3 蟻塚經達阿羅漢位,
其母比丘尼為觀法修行得最上之果報。鳩摩羅迦葉大德就佛陀之教如空中滿月之明
耀。
某日午後,如來托缽歸來,教誡比丘後,入於香室。比丘等受教誡後,於己等
之夜室、晝室度過晝間,日暮集於法堂相談曰:「諸位法友!提婆達多無作佛資格,
第二章 戒行品 二○三
--------------------------------------------------------------------------
小部經典六 二○四
亦不備忍辱慈悲等之德,使鳩摩羅迦葉大德與其母長老尼險陷破滅;然等正覺者
(佛)依法王資格與具足忍辱慈悲,使其母子二人起信仰之心!」彼等讚嘆佛之威德
而坐。時佛顯佛之威德,入於法堂,著於設席問曰:「汝等比丘!今有何話,集於此
耶?」比丘等云:「世尊!對佛之威德而談論。」於是告知一切。佛言:「汝等比丘!
予使此等二人生信仰與安住,非自今始,前生亦有如是之事。」比丘等欲明其意,向
佛請願。佛乃說明前生隱秘之因緣。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宿於鹿之胎內。彼由母胎出,其
體金黃色,眼如寶玉,角為銀色,口如染赤毛布之房色,尾如犛牛,體驅大如小馬。
彼與五百鹿之眷族同住森林,彼被呼為尼俱盧陀(榕樹)鹿王。於其近處更住有五
百眷族之薩伽(枝鹿)鹿王,彼亦身為黃金。
彼時波羅奈王熱心狩鹿,無獸肉不能飲食。因此,使人民中止職業,總招集商
150 人農夫,日日出狩。諸人自思惟:「王使我等中止職業,我等莫如於御苑撒下鹿之食
物,準備飲料,使多數之鹿進入御苑,然後封閉入口,奉獻與王!」於是彼等皆於御
苑植鹿常食之草,並準備飲水,於入口處施行警戒,手執棍棒及種種武器,率領市
民進入森林,探尋鹿群,並云:「捕其中間之鹿!」於是包圍一由旬之場所,向前推
進,逐漸以尼俱盧陀鹿與枝鹿之住處為中心採取圍堵。諸人發現鹿群,以棍棒激打
樹木、灌木與地上,將鹿群由密林之住處逐出,鳴響劍、槍、弓等武器,揚發大聲,
逐鹿群進入御苑,封閉入口,向王告曰:「大王!每日出狩獵,我等之職業廢弛,今
我等由森林逐鹿前來,滿入王之御苑,今後王請每日食鹿之肉!」言畢向王告別而
出。王聞彼等之言,住御苑遍觀鹿群,見有二匹黃金色鹿,王命保證二鹿身之安全。
自此以來,某時由王躬行射一鹿持歸,某時由廚夫往射持歸。鹿每見弓,為死之恐
怖而逃避,二三隻被射,疲病死亡。鹿等以此事告知菩薩,菩薩呼枝鹿王前來曰:
「友!鹿多失去,雖然終必被殺,今後勿使王用箭射鹿,規定鹿之順序往斷頭臺上赴
死!一日由予之眷屬,一日由汝之眷屬之順序當值,往斷頭臺橫臥延頸受戮!如是
151 可免多鹿受傷!」枝鹿王曰:「汝之意見甚善!」與以贊成。其後當值之鹿往斷頭臺上
伸頸而臥。廚夫來此,當即取去橫臥之鹿。
某日枝鹿之眷族中一懷妊之鹿當值。彼女鹿往枝鹿王之處訴告曰:「予懷妊故即
將生子,不能以母子二人當值,王請跳越予之當值!」枝鹿王云:「汝之當值不能由

第二章 戒行品 二○五
--------------------------------------------------------------------------
小部經典六 二○六
他鹿轉代,須知此汝自身之果報,汝可前往!」女鹿不得枝鹿之同情?往菩薩之處告
知。菩薩聞其語云:「善哉!予往!予代汝之當值!」自身前往斷頭臺上附頭而臥。
廚夫見此謂:「受安全保證之鹿王,何故臥於斷頭台上?」於是急往王前告知此事。
王立即乘車帶諸侍者來菩薩之處見彼,王:「鹿王!予保證汝身之安全,何故臥於此
處耶?」鹿王:「大王!懷妊之鹿來告:『請將予之當值轉令他人。』予自身不能以
某受死者之苦轉令他人蒙受。因此,以自己之命付與彼女鹿,臥此處領受降臨於彼
女之死苦。王請勿作他疑!」王:「黃金色之鹿王!予從未曾見人中具備有此忍辱、
慈悲、哀愍之德者,因貴君之福蔭,使我心清。汝請起立,予與保證貴君與彼女鹿
之安全。」鹿王:「予二人得受安全保證,他者將如之何?大王!」王:「以外者亦均
保證安全。」鹿王:「如是,御苑中之鹿,得保證身之安全,其他處者將如之何?」王:
「彼等亦皆保證安全!」鹿王:「今鹿已為安全之身,他之四足類者將如之何?」王:
152 「彼等亦皆保證安全!」鹿王:「大王!四足類如得安全,二足鳥類將如之何?」王:
「彼等亦皆保證安全!」鹿王:「大王!鳥類如得安全,水棲魚類將如之何?」王:「彼
等亦皆保證安全!」如是大薩埵(菩薩)對王懇請一切生類之安全,由座起立,請王
保持五戒後云:「大王!應行正道。向父母、子女、婆羅門、居士、商人、農夫之間
應行正道!施行平等,命終之後,樂生天人境界!」以佛之威光向王說示正法,其後
數日間,止住於王之御苑,與王以教誡,由鹿群圍繞進入森林。
彼牝鹿後產一如蓮華蕾之子。其鹿子某時遊戲接近枝鹿,鹿母見之諭其子曰:
「吾子!今後勿往彼處,當往尼俱盧陀鹿之處!」彼女唱此偈日:
僅於事榕樹鹿 絕勿近住枝鹿
於枝鹿之前生 不如榕樹前死
其後,鹿等被保證,雖食穀類,諸人云:「此鹿等為受安全保證者!」是故無人
153 擲打與追趕。諸人集於宮廷,向王申告此事。王曰:「予以信心故,與尼俱盧陀鹿之
恩惠,縱然捨棄領土,亦不破誓約!汝等且去!於我領土內不可害鹿!」尼俱盧陀鹿
耳聞此事,集合鹿群,制告諸鹿曰:「自今以後,不可食其他之穀類。並向諸人如是
告知:「今後農夫為保護穀物,勿庸造牆,可繞田結葉以為目標。」自此以來,任何
田地,皆結葉以為目標,相沿成習。而此後凡立有結葉目標之處,鹿即不入。此乃
由於受菩薩之教誡而來。如是菩薩教誡群鹿,全其定命,與諸鹿同隨業報而離此世。
第二章 戒行品 二○七
--------------------------------------------------------------------------
小部經典六 二○八
王亦守菩薩之教誡,積善行隨業報而去世。
結分 佛言:「汝等比丘!我為長老尼與王子迦葉之救濟者非自今始,前生亦復
如是。」佛述此法話後,轉四諦之說法,並連結此二事情之話,作本生今昔之結語:
「爾時之枝鹿是提婆達多,其眷屬是提婆達多之眷族,彼牝鹿是長老尼,其子是王子
迦葉,王是阿難陀,尼俱盧陀鹿王即是我。」
註 1 死後更不再生。
2 見次偈。
3 中部經典第二十三經。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