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putta | Suttapitaka | 阿那律的大尋思經 Sariputta

阿那律的大尋思經

Anuruddha [Anuruddha­mahāvitakka] (AN 8.30)

有一次,世尊住在婆祇國蘇蘇馬拉山之配沙卡拉林的鹿野苑。
當時,尊者阿那律住在支提的東竹林。
那時,尊者阿那律當世尊在獨自靜坐禪修時,心中生起了這樣的深思:
「這是少欲者的法,這不是強欲者的法;這是知足者的法,這不是不知足者的法;這是獨居者的法,這不是喜歡眾居者的法;這是活力已被發動者的法,這不是懈怠者的法;這是念已現前者的法,這不是念已忘失者的法;這是得定者的法,這不是未得定者的法;這是有慧者的法,這不是惡慧者的法。」
那時,世尊以心思量尊者阿那律心中的深思後,猶如有力氣的男子能伸直彎曲的手臂,或彎曲伸直的手臂那樣[快]地在婆祇國蘇蘇馬拉山之配沙卡拉林的鹿野苑消失,出現在支提的東竹林尊者阿那律面前。世尊在設置好的座位坐下,尊者阿那律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世尊對尊者阿那律這麼說:
「阿那律!好!好!阿那律!好!你尋思[這大丈夫之尋]:『這是少欲者的法,這不是強欲者的法;這是知足者的法,這不是不知足者的法;這是獨居者的法,這不是喜歡眾居者的法;這是活力已被發動者的法,這不是懈怠者的法;這是念已現前者的法,這不是念已忘失者的法;這是得定者的法,這不是未得定者的法;這是有慧者的法,這不是劣慧者的法。』阿那律!那樣的話,你也應該尋思這第八大丈夫之尋:『這是喜歡無妄想者、好樂無妄想者的法,這不是喜歡妄想者、好樂妄想者的法。』
阿那律!當你尋思這八大丈夫之尋時,阿那律!只要你希望,從離欲、離不善法後,你將進入後住於有尋、有伺,離而生喜、樂的初禪。
阿那律!當你尋思這八大丈夫之尋時,阿那律!則只要你希望,以尋與伺的平息,自信,一心,你將進入後住於無尋、無伺,定而生喜、樂的第二禪。
阿那律!當你尋思這八大丈夫之尋時,阿那律!則只要你希望,以喜的褪去與住於平靜,正念、正知,以身體感受樂,你將進入後住於這聖弟子宣說:『他是平靜、專注、住於樂者』的第三禪。
阿那律!當你尋思這八大丈夫之尋時,阿那律!則只要你希望,以樂的捨斷與苦的捨斷,及以之前喜悅與憂的滅沒,你將進入後住於不苦不樂,由平靜而正念遍淨的第四禪。
阿那律!當你尋思這八大丈夫之尋,是[構成]增上心與在當生中為樂住處之四[種]禪的隨欲獲得者、不困難獲得者、無困難獲得者時,阿那律!則當你住於知足時,你的糞掃衣看起來將是為了你的喜樂、不恐怖、樂住、進入涅槃,猶如屋主或屋主之子的衣櫃充滿種種顏色的衣服。
阿那律!當你尋思這八大丈夫之尋,是[構成]增上心與在當生中為樂住處之四[種]禪的隨欲獲得者、不困難獲得者、無困難獲得者時,阿那律!則當你住於知足時,你的團食看起來將是為了你的喜樂、不恐怖、樂住、進入涅槃,猶如屋主或屋主之子的已去除黑粒之米飯與種種湯汁、種種咖哩。
阿那律!當你尋思這八大丈夫之尋,是[構成]增上心與在當生中為樂住處之四[種]禪的隨欲獲得者、不困難獲得者、無困難獲得者時,阿那律!則當你住於知足時,你的樹下住處看起來將是為了你的喜樂、不恐怖、樂住、進入涅槃,猶如屋主或屋主之子的塗以灰泥、安全的、已關閉門閂、已關閉窗戶之重閣。
阿那律!當你尋思這八大丈夫之尋,是[構成]增上心與在當生中為樂住處之四[種]禪的隨欲獲得者、不困難獲得者、無困難獲得者時,阿那律!則當你住於知足時,你的草蓆坐臥處看起來將是為了你的喜樂、不恐怖、樂住、進入涅槃,猶如屋主或屋主之子的長羊毛覆蓋的、白羊毛布覆蓋的、繡花毛織布覆蓋的、頂級羚鹿皮覆蓋的,有頂篷,兩端有紅色枕墊的床座。
阿那律!當你尋思這八大丈夫之尋,是[構成]增上心與在當生中為樂住處之四[種]禪的隨欲獲得者、不困難獲得者、無困難獲得者時,阿那律!則當你住於知足時,你的牛尿發酵的藥看起來將是為了你的喜樂、不恐怖、樂住、進入涅槃,猶如屋主或屋主之子的種種藥,即:熟酥、生酥、油、蜂蜜、糖蜜。
阿那律!那樣的話,未來的雨季安居你也應該就住在這支提的東竹林中。」
「是的,大德!」尊者阿那律回答世尊。
那時,世尊以此勸誡來勸誡尊者阿那律後,猶如有力氣的男子能伸直彎曲的手臂,或彎曲伸直的手臂那樣[快]地在支提的東竹林消失,出現在婆祇國蘇蘇馬拉山之配沙卡拉林的鹿野苑。世尊在設置好的座位坐下,坐好後,世尊召喚比丘們:
「比丘們!我將教導八大丈夫之尋,你們要聽!……(中略)。比丘們!什麼是八大丈夫之尋呢?這是少欲者的法,這不是強欲者的法;這是知足者的法,這不是不知足者的法;這是獨居者的法,這不是喜歡眾居者的法;這是活力已被發動者的法,這不是懈怠者的法;這是念已現前者的法,這不是念已忘失者的法;這是得定者的法,這不是未得定者的法;這是有慧者的法,這不是劣慧者的法;這是喜歡無妄想者、好樂無妄想者的法,這不是喜歡妄想者、好樂妄想者的法。
而,當像這樣說:『比丘們!這是少欲者的法,這不是強欲者的法。』時,緣於什麼而說呢?比丘們!這裡,當比丘是少欲者時,他不欲求:『願人們知道我是「少欲者」。』當他是知足者時,他不欲求:『願人們知道我是「知足者」。』當他是獨居者時,他不欲求:『願人們知道我是「獨居者」。』當他是活力已被發動者時,他不欲求:『願人們知道我是「活力已被發動者」。』當他是念已現前者時,他不欲求:『願人們知道我是「念已現前者」。』當他是得定者時,他不欲求:『願人們知道我是「得定者」。』當他是有慧者時,他不欲求:『願人們知道我是「有慧者」。』當他是不喜歡妄想者時,他不欲求:『願人們知道我是「不喜歡妄想者」。』當像這樣說:『比丘們!這是少欲者的法,這不是強欲者的法。』時,緣於此而說。
而,當像這樣說:『比丘們!這是知足者的法,這不是不知足者的法。』時,緣於什麼而說呢?比丘們!這裡,比丘是任何衣服、施食、住處、病人的需要物、醫藥必需品的知足者。當像這樣說:『比丘們!這是知足者的法,這不是不知足者的法。』時,緣於此而說。
比丘們!而,當像這樣說:『這是獨居者的法,這不是喜歡眾居者的法。』時,緣於什麼而說呢?比丘們!這裡,當比丘住於獨居時,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國王的大臣、外道、外道弟子來見,在那裡,比丘以向遠離低斜、向遠離傾斜、向遠離坡斜、持續遠離、樂於出離的心必然只作關於使之離開的談論。當像這樣說:『這是獨居者的法,這不是喜歡眾居者的法。』時,緣於此而說。
而,當像這樣說:『比丘們!這是活力已被發動者的法,這不是懈怠者的法。』時,緣於什麼而說呢?比丘們!這裡,比丘住於為了不善法的捨斷、為了善法的具足而活力已被發動的,剛毅、堅固的努力,不輕忽在善法上的責任。當像這樣說:『比丘們!這是活力已被發動者的法,這不是懈怠者的法。』時,緣於此而說。
而,當像這樣說:『比丘們!這是念已現前者的法,這不是念已忘失者的法。』時,緣於什麼而說呢?比丘們!這裡,比丘是有念者,具備最高的念與聰敏,是很久以前做過的、很久以前說過的記憶者與回憶者。當像這樣說:『比丘們!這是念已現前者的法,這不是念已忘失者的法。』時,緣於此而說。
而,當像這樣說:『比丘們!這是得定者的法,這不是未得定者的法。』時,緣於什麼而說呢?比丘們!這裡,比丘從離欲、離不善法後,……(中略)進入後住於……第四禪。當像這樣說:『比丘們!這是得定者的法,這不是未得定者的法。』時,緣於此而說。
而,當像這樣說:『比丘們!這是有慧者的法,這不是劣慧者的法。』時,緣於什麼而說呢?比丘們!這裡,比丘是有慧者,具備導向生起與滅沒之慧;聖、洞察,導向苦的完全滅盡[之慧]。當像這樣說:『比丘們!這是有慧者的法,這不是劣慧者的法。』時,緣於此而說。
而,當像這樣說:『比丘們!這是喜歡無妄想者、好樂無妄想者的法,這不是喜歡妄想者、好樂妄想者的法。』時,緣於什麼而說呢?比丘們!這裡,比丘的心躍入於妄想之滅,明淨、住立、解脫。當像這樣說:『比丘們!這是喜歡無妄想者、好樂無妄想者的法,這不是喜歡妄想者、好樂妄想者的法。』時,緣於此而說。」
那時,尊者阿那律在未來的雨季安居就住在這支提的東竹林中。那時,當尊者阿那律住於獨處、隱退、不放逸、熱心、自我努力時,不久,以證智自作證後,在當生中進入後住於那善男子之所以從在家而正確地出家,成為非家生活的梵行無上目標,他證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尊者阿那律成為眾阿羅漢之一。
當尊者阿那律已得到阿羅漢時,那時,他說這些偈頌:
「了知我的思惟後,世間的無上大師,以神通以意生身而來。
他教導比我思惟的還多,喜歡無妄想的佛陀,教導無妄想。
我了知他的法後,在教說中住於喜樂,已到達三明,佛陀的教說已被作。」
屋主品第三,其攝頌:
「二則郁伽、二則如手,摩訶男、耆婆,二則力、非時說,阿那律,它們為十則。」

Kritik dan saran,hubungi : cs@sariputta.com